關於兒童構音異常的那些事,爸媽們必須知道!

構音異常是指在說話時,因為口腔肌肉或氣流運用方式不當,導致語音不清晰。常見的現象包括「大舌頭」或「臭齡呆」。這可能是因為舌頭的位置錯誤、發音時氣流運用不當、口腔壓力不合適,或者舌頭運動速度不當,這些都會影響語音的清晰度。

#構音異常在孩子中的表現
構音障礙是兒童常見的語言問題,甚至在正常發展的孩子中也會出現。經過適當的語言治療,這種障礙是可以完全改善的。一般來說:三歲:應該能正確發出ㄅ、ㄆ、ㄇ、ㄉ、ㄊ、ㄋ、ㄍ、ㄎ、ㄏ。三至四歲:能發出ㄐ、ㄑ、ㄗ、ㄘ。四至五歲:能發出ㄒ、ㄙ。五至六歲:能正確發出ㄓ、ㄔ、ㄕ、ㄖ等捲舌音。

#常見的構音異常類型
替代音:用另一個韻母或聲母代替正確的音。例如:阿「公」說成阿「東」。省略音:聲母或韻母被省略掉。例如:「花」朵說成「挖」朵。歪曲音:語音接近正確的發音,但聽起來不完全正確。添加音:在正確的語音上有添加的現象。例如:「吃」飯說成「出」飯。

#如何應對構音異常? 在4歲前的孩子,語音仍處於發展階段,構音問題會隨著年齡增長,口腔動作的成熟及協調性提升,自行改善許多。但如果孩子已經超過4歲,仍有明顯的發音不標準情形,建議帶孩子到醫療院所進行評估,確定是否需要接受語言治療。

溫馨提醒: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的構音問題,不要過於擔心,及早評估與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