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可以不忍:安寧疼痛評估與照護

作者:蕭護理師

疼痛評估在臨床照護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應用與重要性不容忽視。疼痛不僅是病患常見的主訴,更被視為「第五項生命徵象」。無論在急性病房、術後護理、慢性照護,乃至安寧療護領域,疼痛的系統性評估與有效管理,皆是衡量照護品質的關鍵指標 。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的定義,疼痛是一種「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有關的主觀感覺與情緒經驗」。
臨床上常見的疼痛類型包括:
急性疼痛:通常為短期,與明確的傷害事件相關(例如:術後疼痛、骨折)。
慢性疼痛: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可能與原發病變無明顯關聯性(例如:纖維肌痛症、退化性關節炎)。
神經病理性疼痛:由神經系統損傷所引起(例如:坐骨神經痛)。
心因性疼痛:與心理因素高度相關 。由於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覺體驗 ,因此其全面性評估是實現有效疼痛控制的基礎 。

常用的疼痛評估工具 :
NRS(數字評分法):適用於清醒成人,要求病患將疼痛程度從 0(無痛)到 10(最劇烈)進行評分 。
VAS(視覺類比量表):適用於清醒成人,病患需在「無痛」與「最痛」之間的直線上滑動或指出其疼痛位置 。
Wong-Baker FACES 疼痛量表:主要用於兒童或具有語言溝通障礙的個案,透過表情符號來表達疼痛程度 。
FLACC 量表:專為無法有效溝通的對象設計(如嬰幼兒、失智症患者),藉由觀察面部表情、活動、哭聲等五項指標進行評分 。

疼痛評估不僅是護理與醫療專業人員的基本技能 ,更是建立良好醫病關係與提升整體照護品質的重要途徑 。

晉生慢性醫院暨護理之家為持續提升醫療照護品質,特此邀請成大醫院安寧緩和照護中心之醫療照護專家蒞臨進行專題教學 ,並將持續舉辦一系列疼痛相關照護專題課程 ,以期提供末期病患更完善的疼痛緩解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