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急性後期照護(PAC)?
- 目標:針對腦中風病患的黃金復健期,轉介至復健醫院住院,進行積極復健治療,使其恢復功能或減輕失能程度。
- 給付方式:住在復健醫院3~6週為健保給付原則,入住3週經評估後得提前終止或延長。
- 照護之場所:現在健保特約之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住院試辦(健保床)
隨著醫療保健的進步,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愈來愈多的病患在急性醫療後可能出現失能情形,除了造成對醫療體系、家庭及社會照顧上沈重的負擔及依賴外,病人本身亦會憂心因失去工作,以及返家後無法自我照顧,影響身心狀態及失能的恢復。像這樣的急性狀況,通常在病人的病況穩定後,需要依病人個別失能程度,在治療黃金期內立即給予積極性之整合性照護,使其恢復功能至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程度甚至回到工作職場,如此可大大的減少後續再住院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及社會照顧之負擔。但由於醫療資源有限,大醫院常常一床難求,因此在病人的急性醫療穩定後,即會安排病人出院返家,以讓緊急需要的病人可以儘快有床位可以住院治療,家屬常因不知道如何照顧依然失能的病人而不知歸向何處,有些在各醫院輪流住院,有些則被安置在養護機構而失去積極復健的機會,非常的令人惋惜。
為了讓醫療資源有效運用,以及長期照護能無縫接軌,健保局規劃了急性後期照護的整合模式,目前民眾醫院已經參與急性後期照護的住院服務,對象包括了腦中風、創傷性神經創傷、及衰弱高齡的病人,只要符合條件,皆能入住 PAC病房,經由整合性的照護模式,依病症及個人狀況,可住院3至6週進行復健,而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創傷的病人最久亦可申請延長至12週的復健,而部分負擔最高也只到10%而已。
什麼條件才可以申請急性後期照護(PAC)的住院?
晉生醫院提供的急性後期照護的住院服務,對象包括了腦中風、脆弱性骨折、及衰弱高齡的年長病人,住院的條件(條件需經由急性後期照護團隊的評估為準)分別如下:
疾病別 | 年齡 | 病況 | 量表分數 | 同意書 |
---|---|---|---|---|
腦中風 | 不拘 | 急性腦中風30或40天內 | 整體功能評估(3-4分) | |
脆弱性骨折 | ≧18 | 髖關節、脊椎骨折、膝關節骨折或不穩定骨盆骨折而住院/術後一個月(包括內固定、半髖關節置換術及全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出現功能下降 | 巴氏量表(40至70分) | V |
衰弱高齡病患 | ≧75 | 具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第三期以上之慢性腎臟病)因急性疾病入院(住院時間>72小時)治療完成一個月內,仍具有功能下降狀態 | 臨床衰弱量表(5-7分) | V |
給付的方式?
病況 | PAC期間 | 最長期限 |
---|---|---|
腦中風 | 原則:3-6週 經醫師評估展延至多到12週 | 12週 |
脆弱性骨折 | 原則:1-2週 經醫師評估展延至多到3週 | 3週 |
衰弱高齡病患 | 原則:2-3週 經醫師評估展延至多到4週 | 4週 |
我要如何幫家人或自已申請急性後期照護的住院?
- 在晉生醫院住院的急性病患,復健科醫師會主動評估是否符合PAC的住院條件,主動幫病患評估,不需提出申請。
- 其他醫院住院病人,可向住院中的負責主治醫師或是該院出院準備服務單位提出希望轉至急性後期照護的病房的評估,由該院的 PAC團隊進行評估。
- 如需安排轉院至晉生醫院PAC病房,亦可透過團隊間的聯繫安排轉院事宜,家屬亦可直接聯繫晉生醫院PAC團隊協助。
如果病情穩定已經出院了,還能再次住院申請PAC的照護嗎?
只要符合前面的 PAC對象及條件,且還未參加過PAC專案的病人,即使已經出院了,一樣可以至晉生醫院復健科門診評估是否適合住院,就診時請提供出院病摘及影像光碟(如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
病患已經90幾歲了,還能參加急性後期照護嗎?
只要病人有學習能力及意願,並有足夠體能於支持下可維持一小時的坐姿,並沒有最高年齡限制。
PAC諮詢或直接掛復健科門診:06-233-0003分機20